book2  

帕維爾.薩納耶夫 著

【本書特色】
*請別懷疑,他的童年就是這麼悲傷又好笑!
*俄國書市21世紀最大傳奇,口碑長銷至今逾50萬冊
*電影導演薩納耶夫的童年回憶小說,獲俄國文學獎殊榮,改編成電影轟動全國

【內容介紹】

斬不斷的祖孫情,渴望不到的母愛,他用幻想來填補童年的破洞。

小沙夏的爸爸跑了,媽媽跟了別的男人同居,

 

 

留給他的只有凶巴巴的阿嬤,還有生不完的病,吃不完的藥,做不完的功課,玩不夠的遊戲。

他玩得掉進水泥坑差點死掉,把討厭的醫生想像成一團團衛生紙丟進馬桶取樂,

在療養院裡幻想帶領一支突擊隊把壞心的護士抓起來……

母親的愛他盼不到,阿嬤的畸愛又教人難以承受──待過精神病院的阿嬤擅長抱怨和咒罵,

阿公受不了精神折磨成天往外跑,媽媽也因而喪志不敢來帶走自己的孩子。

沙夏活在阿嬤與媽媽之間的撫養爭奪戰中,活在想逃離現實生活、期待媽媽接他走的幸福遐想裡。

阿嬤早就診斷出沙夏有「笨蛋」這個病症,說他的腦子已經被葡萄球菌給吃光光了,

他這個小殘廢活不過十六歲……

 

沙夏信以為真,只希望死了之後能把他埋葬在媽媽屋裡的牆腳下,

因為那裡可以透過縫隙看到媽媽,不會像被埋在墳墓裡那麼可怕。

幸福的童年個個相似,不幸的童年樣樣不同!

小說背景在蘇聯時代後期的莫斯科,小學二年級的沙夏以童真的眼光看這個破碎的家庭,

以傻氣的口吻講述自己的不尋常生活經歷,隔代教養的互動有趣感人之餘,流露出傷痛又純真的童年幻想。

我們看到他那位蘇聯阿嬤在大時代洪流的殘酷沖刷下,變得多麼可怕又可憐,

她對孩子的畸愛或許不單是性格使然,而是從當時的社會、家庭、婚姻、教育等問題泥淖中生長出來的。

身兼電影導演的作者薩納耶夫在這部小說創作中,加入了電影敘事技巧,

如蒙太奇剪接、夢境與幻覺的超現實畫面,讓小說文字充滿了視覺效果,

鋪砌出豐富的閱讀想像層次,在筆觸上帶有黑色幽默的嘲諷風格,

使人讀著憂傷的故事也能發笑,而這帶淚的笑往往引起我們更深的同情。

【作者簡介】

帕維爾‧薩納耶夫(Pavel Sanaiev)

一九六九年生於莫斯科,俄國電影童星

 

一九九二年畢業於全俄國立電影學院編劇系

一九九六年在《十月》雜誌發表《把我埋在牆腳下》

二○○三年出版後成為暢銷書,長銷至今逾五十萬冊

二○一○年被改編為電影。

大學畢業後曾做過電影翻譯工作,大量翻譯許多西方影片。

二○○二年完成第一部電影劇本,走上日後的編劇導演生涯,至今導演過四部電影長片。

 

book  

收到書時,充滿驚喜

覺得這本真是小書啊

方便我這個通勤族隨身帶著

迫不及待的拆開閱讀

一開始 便欲罷不能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敍述著故事的發展,語氣輕鬆灰諧,讀起來一點兒都不費力。

 

隔代教養,似乎是很常見的社會現象,

或許因為父母工作關係,或許因為父母離異,很多孩子都是由祖父母帶大的。

故事中的沙夏,從四歲起就由外公外婆照顧著。

沙夏雖然長的比較嬌小與虛弱,但他還是像一般小男孩一樣活潑頑皮。

故事是發生在蘇聯,在時代的洪流中掙扎生存下來沙夏的外婆,變得暴躁易怒,出口成髒,

罵人的流暢度與詞彙簡直是本書的靈魂,

沙夏的外公因受不了外婆成日的碎唸與碎罵,只能想盡辦法出門,無論是去工作賺錢或是釣魚都好。

沙夏的外公,是典型的傳統男人,無論自己的妻子如何的無理取鬧,

他都默默的忍受著,因為那是他一輩子的責任。

小沙夏看著外公外婆的相處,聽著他們對話,計算著吵架的時刻,彷彿是看戲般。

 

書中,寫盡了祖父母對孫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著一個不小心,孩子就會生病死亡。

不斷的抽血檢查,不斷的吃藥預防疾病,穿著大量的衣服勤洗手,只怕被細菌感染。

把小沙夏照顧得滴水不漏的外婆,卻不注重環境整潔,屋裡的東西雜亂堆堆疊疊寫出了沙夏心中沈重的壓迫感。

書中,也寫了為愛追逐的母親

因為愛情不顧父母的反對離開家裡,又因沒照顧好小孩,導致孩子被迫帶離。

寫出現在社會很多有了孩子的父母,雖然很愛孩子,但有時的行為是愛自己比較多。

小沙夏,在面對二代的長輩

只能滑頭的跟外婆說他最愛外婆不要媽媽

因為他不希望外婆與媽媽一直起衝突

看著媽媽送的玩具,他只會眼淚直流

 

這本書,令人發噱的部份居多

但也有令人感傷回嘆的部份

值得一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 綺想世界。在天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綺北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